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21
2018年06月

最揪心的诺贝尔奖:朗道的故事

来源:蝌蚪五线谱   作者:

 

  姓名: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简介:列 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1968),苏联犹太人,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在他50寿辰之际,苏联学界把他对物理学的十大贡献刻在石板上作为 寿礼,以向先知一样的称谓称之为“朗道十诫”: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言:宇宙学家经常出错,但从来没有被质疑。

  1962年10月1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在莫斯科举行。瑞典驻苏联大使先生把一枚沉甸甸的奖牌授予给物理学家朗道的代理人。大使先生如释重负地说:“我终于把这个揪心的奖项颁完了。朗道先生虽然不能来现场,但仍堪称是本世纪最传奇的物理学家。”

  在座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他们几乎都听说了朗道的消息,因此关注更多的是朗道的病情。当然对他获得年度诺贝尔奖,一致认为属于情理之中。

  为什么说朗道应该获得诺贝尔奖?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当年1月7日凌晨,莫斯科街头发生了一场车祸事故,一辆小轿车与载重汽车相撞。两车唯一的伤者,就是54岁的朗道。他因为正在思考物理问题,反应迟缓。

 

  思考中的朗道

  朗道住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世界物理学界,并揪紧许多人的心。为救他,苏联政府安排了最优秀的医生;古稀之年的物理学泰斗玻尔找了一流的医务人员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直赴莫斯科;不少国家的物理学专家则寄来了名贵的药材。

  朗道昏迷40天后,虽然睁开了眼睛,虽然能够思考,但已经成了植物人,根本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这件事成了当年物理学界最轰动的新闻。

  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得知朗道重伤的消息后,召开了专项会议。会上,有人提议说,朗道虽然能力非凡,但性格怪异,多次给爱因斯坦等名人难堪;况且目前他病得很重,万一逝世,那诺贝尔奖怎么颁发呢。原来,1929年,爱因斯坦到哥本哈根作报告时,年轻的朗道正好路过旁听。爱因斯坦刚讲完一段,朗道便站起来,指出一个个人认为的错误。爱因斯坦思忖良久,在众目睽睽之下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此事在物理学界传为趣谈。

  另一些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朗道成就斐然,“十诫”礼物前所未有。原来,1958年1月22日,朗道生日那天,原子能研究所同事们送给他一块大理石板作贺礼,上面写着他取得的最重要的十项成果,这便是著名的“朗道十诫”①。 “朗道十诫”涉及到力学、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朗道杰出的才华。

 

  朗道及其门徒(第一排右起,E. 列夫席兹,朗道,I. 卡拉特尼科夫,A. 阿布里科索夫。)

  “诺贝尔奖看重的是对人类的贡献,而非获奖者本人的性情。”主持人一锤定音,“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法把奖颁给他。”

  决定之后,最令评委会揪心的事儿就是如何把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平安地颁发到朗道手中。本来很正常的颁奖,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朗道成就太多,要选出最杰出的项目颇为不易;二是按规定诺贝尔奖不颁发给逝者,而朗道随时有生命危险;三是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每年10月上旬固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重病的朗道怎么可能长途跋涉去领奖呢?

  说天道酬勤也好,说事在人为也好,朗道的评奖按既定程序进行着。经过严密的论证,评委会决定把选择“对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研究和对液氨的超流动性理论的建立”作为物理学奖的表彰内容,并打破惯例,选择其祖国的首都莫斯科作为颁奖地点。所有一切完成后,评委会的人员在内心暗暗祈祷,希望这位“科学怪杰”至少要活到本年年底,否则一切工作都得重来。

  朗道本人比较争气,他不但活到年底,还继续活了五年。可惜的是,生命中最后六年已经没法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科学研究,更没法像青年时代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那套别墅小居室里,朗道一直很平静,看不出有多少悲伤,也看不出有多少忧愁,就好像一个恒定的容器,展现出来的是恒温。直到若干年后,以他名字命名的物理学名词,比如朗道能级、朗道阻尼、朗道抗磁性、朗道—金兹堡理论......才真正诠释了这位全能物理学家的伟大。而凡是接触过大学物理的人,都不会对朗道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些,或许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成员当年最想看到的。

 

  “朗道十诫”石板

  物理学上,朗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许是借用摩西十诫之名,1958年,苏联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庆贺朗道的50寿辰,曾经送给他一块大理石板,板上刻了朗道平生工作中的10项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把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总结为“朗道十诫”,这10项成果是:

  1)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和统计物理学(1927年);

  2)自由电子抗磁性的理论(1930年);

  3)二级相变的研究(1936-1937年);

  4)铁磁性的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5年);

  5)超导体的混合态理论(1934年);

  6)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37年);

  7)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年);

  8)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4年);

  9)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年);

  10)弱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1957年)。

  ------------------------------------------

  参考资料:

  《世界科学家大传》,韦苇主编,四川少儿出版社,1982年。

  相关文章:

  >>>朗道:生不逢时的全能物理学家

  >>>百年诺贝尔奖的争议与遗憾

 

 

文章摘自科普中国